語文學習中大家較熟悉的應該就是古詩文的學習了,不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,這一部分知識都是重點的!!!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,我們除了要學習一些字詞的現(xiàn)代含義,還需要對作者,對詩句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了解!!!本期,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《己亥雜詩》這篇古詩吧!!!
注釋:
九州: 中國。
生氣: 生氣勃勃的局面。
恃(shì):依靠。
喑(yīn):啞。
萬馬齊喑: 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。語出蘇軾《三馬圖贊序》:“振鬣(馬 鬃)長鳴,萬馬皆喑。”
究:終究、畢竟。
天公:造物主。
重:重新。
抖擻:振作精神。
降:降生。
譯文:
要是這么大的中國重新朝氣蓬勃,靠的是像疾風迅雷般的改革。像萬馬齊喑一樣的局面,畢竟讓人心痛。我奉勸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,不要拘守規(guī)格降下更多的人才。
作者:
龔自珍(1792年8月22日—1841年9月26日),字璱(sè)人,號定庵(ān)。漢族,仁和(今)人。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,又號羽琌山民。清代思想家、詩人、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(qū)者。
龔自珍曾任內(nèi)閣中書、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。主張革除弊政,抵制外國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。48歲辭官南歸,次年卒于丹陽云陽書院。他的詩文主張“更法”、“改圖”,揭露清統(tǒng)治者的腐朽,洋溢著愛國熱情,被柳亞子譽為“三百年來第”。著有《定庵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詩詞近800首,今人輯為《龔自珍全集》。詩作《己亥雜詩》共350首。多詠懷和諷喻之作。
賞析:
第一二句用了兩個比喻:“風雷”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;“萬馬齊喑”比喻當時死氣沉沉的現(xiàn)實社會。詩人身處滿清王朝步步走向沒落的時代,統(tǒng)治當局日益腐敗,內(nèi)憂外患重生。與此同時,在殘酷的清政府統(tǒng)治之下,思想被禁錮,人才被扼殺,社會一片死寂。詩人認為,這種社會局面,其下場終究是可悲的。災難深重的中國大地需要覺醒,需要重新煥發(fā)生機,需要一場如同風雷一樣轟轟烈烈的革新,從而造就一個充滿活力的新時代。一個“恃”字,充分體現(xiàn)了詩人對改變當時社會狀況的強烈愿望。
第三四句緊接著前兩句,表達了詩人具體的政治理想:既然社會需要變革,我就勸老天爺重新打起精神,不要拘泥于形式,讓有才之士都能降臨人間。這里的“天公”指當時清王朝的較高統(tǒng)治者。詩人采用第一人稱,使用祈使句,直抒胸臆,熱切希望統(tǒng)治者能夠打破條條框框,不分等級,不分貴賤,提拔重用各階層的有才之士,扭轉(zhuǎn)“萬馬齊喑”的不正常局面,充分體現(xiàn)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