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孩子十分愛閱讀,但每次作文卻寫不出來?原因很簡單,因為寫作和閱讀是兩碼事,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對應的腦區(qū)也不一樣。所以孩子喜歡閱讀,但卻寫不出作文來,還是沒找到閱讀的方法,閱讀需要結合寫作,才能凸顯出閱讀的效果來。
一、孩子閱讀的東西多,接收的東西少。就像蓄水池進水一樣,源頭看起來水很大,真正流入水池的很少,大部分都在過程中損失掉了。孩子閱讀也是,看起來讀了一大堆書,還喜歡閱讀,可真正進入他腦袋的東西少得可憐。這個時候,家長或老師就要適當地引導孩子,在閱讀的過程中接收更多東西??梢院秃⒆右黄鹩懻撻喿x之后的主要內容,說說閱讀之后的感受。也可以讓孩子讀得慢一點,讓孩子在書中畫出一些自己覺得有趣的情景或描述。這個前提是不影響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。如果為此讓孩子失去了閱讀的興趣,連書也不愿意讀,那就得不賞失了。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比養(yǎng)成寫作習慣,要有意義的多。
二、引導孩子寫作時,要逐漸進行,不能一次就要求孩子寫出一大篇,還要寫好,這是不可能的。在孩子閱讀完一本書,或是和孩子討論一個寫作主題時,可以用手機把討論的話錄下來,再讓孩子按照錄音寫下來,就是不錯的作文。這樣做的目的,是要告訴孩子,寫作文就像說話一樣簡單。同樣的話,用嘴就是說話,用筆就是寫作。就像葉圣陶老先生說的:“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。”多引導孩子把說的話用筆記下來,這都是一些不錯的片段訓練。
三、孩子的經歷不多,生活實踐和見識少,也是寫不出作文的重要原因。這也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寫想象類作文,而不喜歡寫敘事類作文的原因。想象可以沒有邊際,胡編亂造,幾百字很容易完成。敘事的時候,如果沒有經歷和觀察,那是編不出來的,即使勉強編出來,也不可能編好。要想孩子寫好作文,首先得讓孩子學會實實在在、真真實實地學寫敘事。把生活和學習中看到的、聽到的、聞到的及感受到的真實地寫出來。時間一長,孩子不可能寫不出東西。如果我們讓孩子寫一個春天的畫面,肯定都寫得大同小異,什么百花盛開,什么綠草如茵??傻降走@幾個記詞的畫面是怎么樣的呢?可能沒有孩子說得清楚,因為他們都沒有真正去觀察過春天里的花和草,他們所寫的來源都是書上抄來。如果我們把孩子帶到公園里面去,讓孩子一朵一朵地觀察花,一棵一棵地觀察草,他們自然會寫出各自己不同的春天畫面。
四、閱讀是一種感觀體驗,就像看電視一樣。寫作是一種腦力勞動,需要思考和創(chuàng)造。而人是趨利避害的,是喜易厭難的。很多孩子可以看很多書,卻不愿意動筆,原因是不愿意思考。這需要針對不同的孩子,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。不愿意動筆的,家長或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寫作,“一兩身體力行,勝過一噸說教”,寫的好與壞不重要的,重要的是要開始寫。愿意動筆卻不知道寫什么的,可以讓孩子就寫作的事情進行實地觀察和實際體驗。
五、大部分孩子寫不出作文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閱讀的少。情況下,閱讀是寫作的基礎。閱讀多的人不都會寫,閱讀少的人不會寫。語文學習,“得法于課堂,利益于課外”。課外閱讀是讀真正的課外書,就像現在統(tǒng)一的部編語文教材上面的分享的那些書,只要孩子們都讀完就很不錯了。至于那些作文訓練和范文,那不是真正的課外書,那只是讓孩子學會模仿和抄寫的書,不能真正讓孩子寫好作文。因此,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對增強寫作能力至關重要?,F實中,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看書,那是我們看書的環(huán)境不好,看書的時間太小。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,等有時間的時候,也不想真正地看書,因為周圍的環(huán)境就沒有看書的人和沒有看書的地方。我們大人都不看書,甚至好多老師都不喜歡看書,怎么可能讓孩子喜歡看書呢?要想讓孩子養(yǎng)成閱讀的習慣,除了創(chuàng)造“有書”的環(huán)境,大人不要過多干預也很重要。如果一個喜歡看電視的人,在看什么電視上總是要聽別人的,看過之后還要說主要內容,還要寫感受,我相信,喜歡看電視的人也會越來越少,甚至都不喜歡看電視了。
六、作文是要有感而發(fā),有事而寫。如果不能寫自己想寫的,不敢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心里話,就只能胡編亂造。胡編亂造多了,也就沒什么可寫的,而且大部分的孩子都造的一樣,就導致更沒有什么可寫的。如此一來,大家都只能寫一些言不由衷的話,寫一些無用的套話,寫一些沒有真情實感的假話。
七、每個孩子不一樣,喜歡閱讀的,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閱讀者和學習者,但不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寫作者。要求每個孩子都會寫作,還要寫得不錯,這是不可能的。如果幾億人都會寫作,都喜歡寫作,那也是一個可怕的社會。但是,如果幾億人都會閱讀,都喜歡閱讀,那可能是一個有創(chuàng)造活力的社會,更是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。